有教無類 誨人不倦
【作者速寫】齊衛國先生,民國三十八年隨陸軍二○七師來臺,四十二年考入政戰學校,兩度戍守金門,參與八二三砲戰。退伍後考進淡江大學中文系,並經高等考試及格,轉任公職;退休後,任教軍校和高職。著有《元曲通論》、《應用文寫作》、《中國近代史》、《實用孫子兵法》和《渭賓堂文集》四集。
一、孔子誕辰和教師節
余讀小學時,尚無「教師節」,只在陰曆八月二十七日舉行孔子誕辰紀念會,放假一天;因為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(周靈王二十一年,西元前五五一年)八月二十七日。民國二十年,政府訂六月六日為「教師節」,二十八年改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;至四十一年,專家推算夏正八月二十七日是國曆的九月二十八日,遂定這天為孔子誕辰紀念日暨「教師節」。
世人都知道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,有弟子三千,後世尊為「萬世師表」,以孔子生日定為「教師節」,除表示尊崇外,也是對教師的尊敬及其專業素養的肯定,期望為人師表者,效法孔夫子「有教無類」及「學不厭、教不倦」的精神,尊師重道,意義重大。
二、有教無類.因材施教
春秋時代,受教育是貴族專利,一般平民無權受教育,孔子開創「私人講學」之先河,反對教育之階級性,主張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。他的學生,貧窮如顏回、原憲,貴族中人如孟懿子、司馬牛,卑賤者如冉雍(犁牛之子騂且角,就是指冉雍),說明孔子教學是不分貧富貴賤,而且一視同仁,無親疏遠近之別。
《論語.先進篇》記載「柴也愚(高柴愚直),參也魯(曾參魯鈍),師也辟(顓孫師,子張注重表面工夫,外向偏激),由也喭(仲由,就是子路,很粗野),孔子能把「愚、魯、辟、喭」的人,都教育成才;可見他的教學,不論是貧富貴賤、天資高低,都能分別教導出一番成就。
三、學而不厭.誨人不倦
孔子曾說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!」(《論語.述而篇》)
「不厭」可有兩種解釋:一作不厭煩,一作不滿足——「厭」同「饜」,是飽了!學而不厭,就是學習、求學,不厭煩、不滿足,不自以為是飽學之士;有不厭煩、不滿足的心情,自然肯孜孜矻矻地力求上進,焚膏繼晷地努力學習。活到老、學到老,千萬不能感到厭煩和滿足,少年、青年和壯年學生,尤應如此。
「不倦」,是不疲勞、不怠惰,誨人不倦的老師,以自己所學,教導學子永不感到疲勞,當然也不會怠惰、偷懶。誨人的精神,第一是傾囊相授,毫不保留地教學;第二是尊重、包容學生所提問題,耐心地解釋再解釋,設法提綱挈領,針對不同特質的求學者,適切指導。
四、上施下效.獎善罰逆
依《說文解字》之解,「教」是上所施、下所效也,即老師問、學生(子)答;學生問、老師答。「教」字右偏旁,讀音為ㄆㄨ,是「小擊」也,如學生不聽話,不繳作業時就要輕輕的打擊、處罰他,才可教導成才。再看「育」字是倒子及肉(月)合成的,是養子使作善也。倒子是不順之子(學子),要他學善,若不知順從,可以用鼓勵的方法,如給他喜歡吃的肉,他受到獎勵,就改過遷善了。從這「教育」二字,可知教師的教法了!
五、教學相長.自強不息
《禮記.學記》篇有:「雖有佳肴,弗食不知其旨(美)也;雖有至道,弗學不知其善也。是故,學,然後知不足;教,然後知困。知不足,然後能自反也;知困,然後能自強也。故曰:『教學相長』也。」這是勉勵吾等當教師的人,從教學中,了解困頓處,努力加強不懈怠;如初執教鞭者,五十分鐘的課,三十分鐘講完,可在課文穿插相關故事和笑話,調劑學生情趣,此即向前人學來的經驗。
余曾兩次前往山東曲阜,拜謁至聖先師的三孔——孔府、孔廟、孔林。茲逢孔子誕辰暨教師節,向先師致敬,向教師致敬,也向自己致敬,因為我也曾忝為人師,在文武學校教了三十年;幸未誤人子弟,或未誤人父母,因那時十五、二十歲的少年,現都兒女成群了!(點閱次數:998)